微信公众号
饲料技术
小麦和玉米的营养价值及应用
作者:master来源:德铭诺生物科技时间:2021-05-17

小麦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,总产量仅次于玉米。小麦主要分春小麦和冬小麦两大品种。我国冬小麦种植面积约占小麦总面积的 90%以上。主要分布在河南、山东、河北、江苏、四川、安徽、陕西、湖北、山西等省。

作为一种最常用的能量饲料,玉米被广泛使用。它种植面积广、产量高、适口性好、易于动物消化吸收,营养物质转化率高,是生产饲料的首选原料,受到动物营养师的青睐。但玉米各种氨基酸含量不均衡,所含矿物质元素含量低,蛋白质含量低。通常使用中,如果以玉米作为主要能量饲料,普遍添加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做搭配补充。小麦与玉米相比,具有蛋白质含量高、氨基酸配比好的优势。但是分析数据显示小麦的能值低于玉米,适口性也较差。尤其是小麦含有一种影响动物消化的不良成分,如果使用小麦就必须添加适当的酶,用以促进对小麦的消化利用,基于此小麦在饲料中的营养价值等各项综合指标低于玉米,影响了小麦的广泛应用。然而玉米在使用中存在着贮存不当易发生霉变的现象,霉变玉米会产生毒素,这种毒素对人和畜禽危害很大。又促使饲料生产者探讨对小麦的使用研究。 

小麦和玉米营养价值比较分析

1.png

常规营养指标中,小麦的粗蛋白含量远高于玉米,如果饲料中添加小麦替代玉米将有利于减少蛋白质原料(如豆粕、鱼粉等)的用量,降低饲料成本。

小麦除了粗脂肪和亚油酸低于玉米外,其余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玉米,饲料中添加小麦替代玉米完全可以满足畜禽对常规营养成分的需要。

2.png

在维生素含量中,小麦维生素 E 低于玉米 9 mg/kg,维生素 B6低于玉米 6.30 mg/kg,其余维生素含量均高于玉米。特别是小麦中胆碱的含量高出玉米67%。如果使用小麦替代玉米,可以更好的满足畜禽对维生素的营养需求。

3.png

小麦氨基酸含量普遍高于玉米,其中赖氨酸含量相当于玉米的 152%,蛋氨酸含量相当于玉米的 140%,苏氨酸含量相当于玉米的 131%。色氨酸相当于玉米的 250%。除了亮氨酸含量小麦低于玉米外,其余氨基酸含量均高于玉米。

4.png

通过以上四组小麦和玉米各种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显示:小麦在营养指标、维生素和氨基酸含量等方面均优于玉米,但是我国习惯上使用玉米作为主要能量原料。就能量而言,小麦和玉米相差不大,但是动物对玉米和小麦的消化和吸收利用率差异却比较显著。

5.png

对于不同畜禽,小麦的有效能量使用情况均低于玉米,尽管在某些方面,玉米被小麦替代存在可能性和一定的优势,但是由于小麦替代玉米作为能量原料存在有效吸收利用方面的不足,导致小麦难以在饲料生产中被大量推广应用,一直处于研究和少量使用阶段。只有在玉米价格高出小麦一定范围且玉米市场供应紧缺时,饲料生产企业才考虑大量使用小麦。 

国外饲料中小麦应用研究

小麦是世界各地都广泛栽培的主要粮食作物,产量位居玉米之后,是第二大粮食作物。在欧洲多国以及加拿大、美国等小麦种植面积大的地区,小麦已经被作为能量饲料普遍使用。比如英国、澳大利亚、加拿大等国,小麦在饲料中的使用量已经高达 60%。(高惠林 2008)由此可见,小麦在国外饲料中的应用技术成熟。 

小麦型饲料在欧美主要用于中大猪。在美国,绝大多数的养殖场都是以 300-500 头母猪的标准化中小型规模猪场为主,饲料配方平时以小麦、大麦、小麦副产品和豆粉为主。该地区 25kg-75kg 之间的猪小麦使用率较低,一般在配方中达到 25%-50%之间,而对于 75kg 以上的猪,其配方可以超过 50%。 

北欧的一些国家养殖试验显示:如果用添加了高达 40%全粒小麦的混合饲料饲喂生长肉鸡,可导致平均 2-3%的饲料转化率损失,并且使肉鸡的生长速度降低。说明了小麦的有效能值低于玉米。Pamidge 和 Wyatt(1995)把不同比例小麦添加到肉鸡日粮中用以替代玉米,实验结果表明,如果小麦的添加比例达到 20%时,就会出现肉鸡肠道粘度增加的不良反应,却不会影响到肉鸡的生长性能。但是如果小麦用量超过 40%时,就会引起负效应。(院江)

小麦在我国饲料中应用研究进展

1、小麦在鸡饲料中的应用研究

我国许多学者通过研究,表明小麦可以作为家禽的主要能量饲料被使用。在肉鸡生长后期,用小麦替代 15%-20%的玉米,如果饲料中不添加任何酶制剂,肉鸡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变化。周维仁等研究进一步表明,如果小麦的使用量控制在 15%左右,用小麦替代部分玉米在肉仔鸡日粮中是可行的,不会对肉仔鸡的正常生长产生不良影响。但是如果加大日粮中小麦的使用量,就必须添加适当的酶制剂调制处理日粮。(高惠林 2008)。 

肉鸡生长期的最后 40 天,小麦的最大饲喂量应为 30%-35%。饲料中加入全粒小麦的配比为肉鸡在 14 日龄时开始饲喂 2%小麦;20 日龄时,饲喂量增加到 20%;23-28 日龄期间,饲喂 32%;从 29 日龄起至长成屠宰,饲喂 35%。(刘明东 2007) 黄开华研究表明:小麦替代 40%玉米日粮饲喂产蛋鸡,对照组与饲喂组相比,不仅具有相同的料蛋比,而且试验组的产蛋率较对照组高出 0.81%,但是试验组蛋鸡的平均体重和平均产蛋重较低,与对照组相比,分别下降 1.04%和 0.79%。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并不十分显著。

2、小麦在猪饲料中的应用研究

小麦在猪饲料中使用取决于猪的年龄、生理阶段、饲料组成等。猪的年龄越小,对饲料中含必须脂肪酸和苏氨酸的比例要求越高,小麦的比例宜小。生长猪饲料中小麦用量宜少,育肥猪中小麦的用量可多,哺乳母猪用量宜少。(周盟 2012) 

高峰等研究了小麦基础日粮对断奶仔猪生长代谢的影响。试验随机分为玉米基础日粮组、小麦基础日粮组(含小麦 60.6%)和小麦日粮加酶制剂组。试验表明:小麦型日粮与玉米型日粮相比降低猪采食量 9.6%,降低仔猪日重 4%。小麦型基础日粮添加酶制剂后,其日增重分别比玉米基础日粮组和小麦型基础日粮组提高 3.4%和 7.6%。饲料转化率也高于其余 2 组。 

武英等研究小麦在妊娠和哺乳母猪上的应用效果,试验 1 组和试验 2 组在对照组饲粮基础上分别用 1/3 和 1/2 小麦替代对照组中玉米。试验 1 组和试验 2 组空怀及妊娠前期母猪料中含小麦 18.6%、28%。妊娠后期和哺乳期含小麦 19.3%和 29%。试验从空怀期到仔猪断奶,试验结果表明:2 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,产仔数、仔猪出生重、35 日龄仔猪断奶重和断奶成活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。

小麦作为饲料原料的缺点及解决方案

1、小麦作为饲料原料的缺点

(1)小麦中含有约 6%左右的非淀粉多糖,这种非淀粉多糖分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量大类。不溶性非淀粉多糖在小麦中含量小,对小麦营养价值影响不大。可溶性非淀粉多糖以阿拉伯木聚糖和β-葡聚糖为主,其溶于水后,可形成粘性凝胶,具有很强的粘性,能引起胃肠道内容物的粘度增加,形成抗营养因子。如果大量饲喂,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,降低营养物质的利用,抑制动物生长。 

6.png

(2)小麦的能值低于玉米,可能会导致日粮能量偏低。据 NRC 的标准,12%水分的小麦禽代谢能为 3040kcal/kg,而 14%水分的优质玉米禽代谢能值为 3240 kcal /kg,比小麦高出 200 kcal。 

(3)在大多数饲料配方中,黄玉米是亚油酸的主要来源,由玉米-豆粕组成的日粮,不需要再专门添加亚油酸,亚油酸水平与鸡的生长和产蛋需求是适宜的。但当家禽日粮中应用小麦替代玉米作为主要日粮时,由于小麦亚油酸含量低于玉米,亚油酸的水平低于畜禽适宜水平,易引起亚油酸缺乏症,导致雏鸡生长迟缓,鸡蛋蛋形变小,种鸡孵化率降低,对疾病的抵抗力不强。

2、解决小麦型日粮不足的方案

相对玉米而言,小麦作为能量饲料的最大不足就是存在抗营养因子,致使小麦的使用受到限制。但是大量实验证明,在使用小麦时,添加酶制剂可以克服小麦型日粮对畜禽产生的不良影响。 

(1)在营养水平一致条件下,小麦取代断奶仔猪日粮中全部玉米,并添加有针对性复合酶制剂,在 30 天的保育期内,日增重能提高 5%,比不添加酶制剂的全小麦日粮日增重提高 17%左右,饲料效率提高 21%以上。(杨俊琦 2013)如果将日粮中 80%玉米换成小麦替代,与玉米-豆粕日粮相比,猪日增重降低 9.11%。但是如果把以木聚糖酶为主的复合酶制剂添加到饲料中后,显著改善了猪的生产性能,猪的日增重比未加酶前提高 14.7%。(王修启) 

(2)王海英等(2003)研究表明:在肉仔鸡饲料中。小麦日粮添加木聚糖酶,小肠食糜粘度降低,淀粉活性升高,营养物质消化率提高,21 和 42 日龄体重增加 1.7%,死淘率降低 71.9%,料肉比显著降低。 

存在问题

综上所述,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实验和研究,证明小麦替代玉米作为饲料中的能量物质是切实可行性。但是现实养殖中如何使用小麦,在饲料配方中如何添加,对不同品种畜禽,对畜禽不同生长阶段,小麦可否添加,以及添加比例高低,没有一个研究给出明确的可操作性数据。小麦在饲料中的添加应用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。


来源:德铭诺生物科技

作者:刘东霞


【网站声明】

1.频道所刊登文章、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2.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所刊发、转载的文章,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;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,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。

3.我们转载的文章,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知识产权,以及转载出处出现错误,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或删除,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。


我要评论
匿名
发表评论
  • 暂无任何评论数据!
查看更多